听到常修杰如此有自信的回答,杨天也放下心来。也许常修杰的智谋算不上顶尖,但也在比较聪明的层次上,加上这些年来读过不在少数的兵书,其中更包括一些杨天手写的珍藏典籍,想来还是能防御住元军。

既然常修杰已经断言能够封锁住海岸,杨天自然会选择相信他。不说事情完全能够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展,但只要有大半的概率就值得他们一试了。

至于杨天自己,虽然知道的东西不少,也会些谋略,但但却无法专精一道,不然他也不会总是以力压人。这就如同大家背诵文章一样,虽然能够倒背如流,但却大多不会去深究它的意思,原因很简单,没有那个精力,毕竟你这里花的时间多了,其他地方能用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,而在未来世界,属于精华的东西太多了,不会取舍的话,你什么也掌握不了。

再稍微聊了那么几句,杨天告别常修杰,乘船继续往南而去,目标陆洲岛。

当杨天回到陆洲岛的时候,时间正好转到四月份,冬去春来,气温的回升更加明显,但也更潮湿了,再加上身处海岛的缘故,细雨连绵,不时有下。然而就算这样,也没有给陆洲岛上华国民众的生活带来多大影响,毕竟这里的人大多没有务农分来种植的土地很少,都是在工地上班,上面有顶棚遮着,完全不用担心天气影响。再加上四处铺满的泥石路,也不用担心被雨水淋坏,影响出行交通。

见到苏阳的时候,对方正在对将要加入的北方迁移之人进行规划安排,神态十分专注,一点也没有发现杨天已经到了身后。

杨天自然不会为此生气,反而在一旁认真地看了起来,虽然他也有思虑这方面的事,但一人计短,二人计长,就算杨天也不例外。他虽然有远超手下的见识,但却也不是机器人,不可能一下就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,这也是他此时赶回来的主要原因。移民之事是大事,决定了华国的战争潜力,要是无法尽快将这些人消化了,华国上下的精力反而会被牵扯在这里,很难对元人的进攻做出回应。

但杨天又不能放弃这些人,他可无法眼睁睁看着元人因为自己等人的缘故迁怒他们,或者让元人裹挟他们来进攻自己。更何况就凭华国目前的人口,能抽出来加入军队的人实在没有多少,毕竟要是全都去当兵了,粮食从哪里来?铁器从哪里来?赏金从哪里来?

仔细看了看苏阳的计划,很是详细。在苏阳看来,要让新来的人融入华国,站在华国的问题想事情,为华国的发展添砖加瓦,首先得满足对方的基本需求才行,即衣食住行。

衣物对于如今的华国来说,到是没有多大的问题,岛上本来就有自己的缝纫工坊,虽然一时满足不了几十万人的需求,但别忘了,华国边上还有个大国呢。大宋位处南方,其轻工业的发展可不是说说的,麻衣粗布的话,完全花不了几个钱就能搞来一堆,足以让新来的几十万人在这些时日将就用着,毕竟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。

食物的问题更好解决,华国从来就没有缺过这个东西,各种海鲜食品保证让他们吃到吐为止。

至于住房的问题,也不用担心,一直以来华国在这方面就没有懈怠过,如今建成的公寓不要和现在的公寓建设对比,这里的公寓最高也不过四五曾罢了已能够容纳百万人口了。而且杨天还没有叫停的意思,按他的说法,没有个三百万人口,哪里能将工业完全展开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