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吃饱喝足之后,便纷纷告辞离去。

盘莲很好奇的问道:“三哥,五金厂不是经营的挺好的吗?他们几个人为什么要那么说?”

“五金厂看起来挺好,但其实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。我举个例子,厂子生产的电风扇数量业已停止了增长的态势,这就说明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啊。”

五金厂和竹器厂还不一样,竹器厂背靠着大瑶山,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。

而五金厂窝在偏远的瑶岭公社,远离市场和供应链,上限自然也就不高。

“那怎么办?把厂子搬到省城去?”

盘莲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,想来想去好像也只有搬迁一条路。

“暂时没有想好,等过段时间再说吧。”

方唯没有正面回答,两人便跳过了这个话题。

过了几天。

方唯经过考虑打算去外地转转,他和张文远没有去省城而是去了羊城。

沿海地带是改开的桥头堡,这里的经济已经呈现出巨大的活力。当初张文远带着几个人也是在这边学技术的,故地重游,才发现当今又有了各种的变化。

两人从羊城开始考察,然后还去了周边的很多地方。

这里已经形成了“五金产业地带”的雏形,供应链相对完整,产品更新换代快,未来必定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。

事实上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小五金厂,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“方支书,不出来看一看,真不知道人家已经发展到这个样子了。我觉得咱们应该选择一个方向,什么都做就等于什么都不强。”

张文远这次出来大有感慨,说实话,他是真被吓到了。

经过这次考察,他觉得不能再继续这么下去了,一定要认清楚企业的发展方向。

要么专做配件,比如把厂子的生产融进大的供应链当中。要么做细分市场,比如像各种五金工具。要么转型,从电风扇开始进入家电领域,彻底放弃五金产品。

“你说得对,回去后好好和大家商量一下。”

方唯和张文远返回了社里,随后召开了理事会会议专门探讨这件事。

“要不咱们把工厂搬迁到外地去?紧靠供应链和销售渠道,做大做强。”

“不用都动,五金这一块可以留下,把电风扇的生产先搬过去。”

“以后管理怎么办?厂子离得这么远,社里该如何控制?”

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,最终倾向于去粤地香山市重新建厂,继续生产电风扇。

去那边办厂的优势不用多说,但有几个问题很棘手。首先是监督管理,天高皇帝远,如何保证能绝对的控制?

另外,社队企业有分流人员的作用,搬到那么远的地方,现有的人员怎么办?

讨论了一天才逐渐达成共识,方唯便拍板做了决定。

“那就去香山投资建厂,从生产电风扇开始积累经验,然后进入家电领域。制度上要加强审计工作,不要怕麻烦,能用的人才尽量从社里抽调过去。”

以前是以前,现在是现在。

改开之后打开了国门,沿海地带成为了对外交流的窗口,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。

在方唯的记忆中,未来的香山就会成为著名的家电和小家电的制造基地,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,成为当中的一份子还是能找到很多机会的。

企业搬迁的成本不算高,把电风扇的生产设备运过去,五金生产这一块先不动。

合作社需要加强企业的人事财务的控制,并形成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,不存在以后无法掌控的问题。

这次去香山,方唯就尝试和当地谈了谈。人家很欢迎到当地投资,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。

有道是赶早不赶晚,方唯觉得现在这个节点正好,干好了说不定能培育出来一家大型的乡镇企业。要不了两年就不叫社队企业了,一律叫乡镇企业。

会议形成了决议,这件事由一名理事和张文远共同负责。

在社里积极准备春播的同时,张文远等人去了香山赫尔当地商谈投资建厂的事情。而方平则和林汉阳去了省城,准备在那边成立家具公社。

公司在省城、生产基地还是在公社,竹器厂的情况和五金厂又有所不同。

社里首先收割了油菜籽,然后便开始翻地,等待播种。

这一季,最后的高产油菜种子产量为1000万斤,一次卖不完也不要紧,可以放在库房里慢慢卖。

另外,去年还收获了2275万斤高产生种子,1925万斤高产黄豆种子。还有2275万斤烤烟,以及38万斤优质烤烟种子。

不过烤烟今年就不会再种植了,因为产量问题冲击了很多人的利益,已经被取消了收购资格。

采收农作物,点数+168000000】

采收农作物,点数+10000000】

采收农作物,点数+22750000】

采收农作物,点数+19250000】

采收农作物,点数+22750000】

采收农作物,点数+380000】

副业林业结算,点数+5000000】

瑶寨结算,点数+3000000】

总点数:812331000点。】

现在方唯手里的点数积攒了很多,过一点时间就会用上,暂时先存着。

合作社渐渐忙碌了起来,集中育秧凸显了优势,不会因为气候原因而导致出现问题。其他诸如养殖、林业也充分利用春季的有利时机,开始了一年的生产。

社里八万亩水田在这一季会分出来四万亩土地培育农优76】稻种,其余的四万亩土地依然是培育南光三号】稻种。

育种中心那边则还是培育南光三号】稻种,暂时不做调整。

瑶寨那边还是按部就班的培育农优76】稻种,整个寨子依旧是一个集体,没有分田到户,但也没有搞合作社。

寨子的情况比较特殊,没什么可比性。

作为头人,方唯在春播这段时间去了寨里一趟,他只要在田间地头出现,就能增强大家对于今年大丰收的信心。

瑶寨不需要太多的改变,按照往年的生产计划认真执行就好,大家的收入绝不会低。

随后,方唯又去了育种中心,到处走一走看一看,讲几句话鼓励一下大家的生产热情。他虽然是合作社和育种中心的灵魂人员,但却不管具体的事务。

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,他到不用什么都亲力亲为。

各单位准备充分,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春播工作,也挑不出什么毛病。(本章完)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