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着今年的水稻肉眼可见地茂盛,比撒种法的稻谷穗要垂一些,大一些,房家洼众人就高兴地合不拢嘴。
老刘头和村里的其他几个老头子商议后,选在了九月初七这一天开镰,于是房家洼众人便一齐收割水稻。
虽然开了荒,但地却还是不多,四天时间,水稻全部割完,然后脱粒,晾晒用了六七天,到下旬,水稻全部称重入仓。
石大,刘树一群人称完各家的稻谷,按田亩和栽种方法折算后,被这些数字惊呆了。
插秧法每亩地平均能收三百一十斤稻谷,比撒种法多了近五十斤。
当然,这里面不光是种植方法的问题,还跟农家肥料的充足和开荒地的原本就肥沃有关。
但这个数字也还是实实在在震撼到了房家洼人。
往年一亩地两百斤水稻,年成好,能到两百五十斤,今年一下子多了近六十斤,可不震撼吗?
一亩地多五十斤,开荒地种了十几亩地水稻,这一下子就六七百斤的粮食啊。
这年头,谁敢想这事啊。七百斤稻谷,就是四百多五百斤大米。
谁家见到五百斤大米不高兴到给祖宗烧纸。
有了这五百斤大米,可就再也不用天天喝稀饭了。
而且今年县令大人还免了房家洼的粮税,这简直是双喜临门。
各家将稻谷收到家里之后,便开始一起砍麻砍大豆子。
先把密密麻麻的麻叶用竹竿打掉,然后用锄头或者铁锹把麻根挖断,捆成一捆,直接十捆子一排,堆成上下两排,推到水里沤起来。
为了防止麻太轻飘在水上,不能完全沤到,挖几铁锹泥巴在麻堆上,将麻全部淹没到水里,这样沤个半个月二十来天,就可以剥麻皮了。
麻砍完沤下去,就是晒大豆,收大豆子。
今年跟麻套种了一共三十多亩地,大豆有一半十五六亩,加上房前屋后,田埂地头,一共收了两千三百斤大豆,合每亩地收一百三十斤豆子。
刘小冬看着这些豆子,眼睛都在放光,恨不得立马就把这些豆子磨成豆腐,做成腐乳。
腐乳作坊里的三个石磨已经全部打磨好,就差磨磨的驴了。
因为开荒地的水稻是各家自己开出来的。
种豆子和麻的三十多亩地是全村人一起合力开的,所以这麻和豆子原则上应该全村各家平分。
但考虑到当时开荒的时候有的家人多,有的家人少,老刘头还是让石大按各家出力的人头算。
石大还没开始算怎么分这些麻和豆子,村里就有人提议,给房家洼选一个村长。
这话题一起头就停不住,于是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全都围在私塾商讨选村长一事,顺便请宋夫子做见证。
这几天忙秋收,宋夫子好不容易不用带着县衙那三个帮助开荒的开荒队,又给学生放了忙假,想松快一下,结果,就被人纠集到大门口给喊了出来。
宋留竹感叹,这群人忙了这么多天,怎么一点都不累呢?况且自己还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呢!
真是不能比。
本章已完 m.3qd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