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坊的石磨开始磨出豆腐,杜贞念姐妹和宋夫子从县城回来的时候,刘礼秋已经安排了人手在做腐乳。
因为就一头石磨,所以豆腐做的也不多,刘礼秋索性带着石小年两个人做,其余的人全都去山上摘柿子准备做柿饼。
刘礼夏在主持扩建作坊的事,刘小冬想建一个制作蜡烛的作坊,建一个跟做做豆腐一样的超级大锅和大厨房,并且还要建两个大厨房,另外一个给她留着另有用处。
等村里人把这批柿子摘出来,刘礼夏就会让石大动员全村人去山上收乌桕子,同时也去外村收,越多越好。
上回宋夫子给县令和京中以及朔阳老家写的信还没有回信,但乌桕子已经成熟,可以试着先做起来了。
等这一次做成功,她就会要求县令大人在全县发布公告檄文,动员全县甚至周边县镇的村民,收集乌桕子,房家洼或者县令花钱买。
这样村民就有了一份收入,虽然这份收入不会太高,但对于如此贫穷的农户们来说,已然是一笔不错的钱财。
房家洼和县城各一处制蜡作坊,这对于房家洼众人来说又是一笔收入,而县令,则是一份升官青云梯。
宋夫子曾经说过,现在能用得起蜡烛的都是达官显贵,他们用的多为蜜蜡,蜜蜡难寻,所以精贵。
要是这乌桕子蜡烛成功,那对于普通人家来说,将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。他们买农户们收集到的乌桕子,再低价卖给他们,不打算赚他们的钱。但同时销往府城的蜡烛则适当价高一些,正好用来赚钱。
这价格也不是一开始就低,而是随着制作的蜡烛和买主们越来越多,才逐步走低。
等到这技术可以外传,蜡烛已经普及到千家百户,到时候,房家洼蜡烛产业已经形成,客户认熟这生意也会一直做下去,直到不需要蜡烛的一天。
而且宋夫子特意给刘小冬和杜贞念透露,想让宋家把这份功劳献上去。
刘小冬无所谓,到了皇家手里,才更好的掌握住这套经济链条。她唯一担心的就是,这链条会攥在谁的手里,毕竟现在的京城可是风雨满城啊。
希望宋家老爷子,也就是她义母的亲爹,她刘小冬的便宜外祖父,一定要看清楚啊!
上回秦容从秦红花那里买了卤水方子之后,这几天房家洼一直没什么消息,秦红花就想去看看。
自从中秋她从作坊里以低价拿了四坛子腐乳并一坛子变蛋之后,这些天她一直在忙着售卖,都一个月了才把这笔货卖出去。
虽然镇上老秦秀才家的干果铺子也在卖,但对于秦红花来说,这些腐乳和变蛋,已经赚够她今年的铺子钱了。
当然了,是跟去年的生意相比。
现在自家庄子里的粮食也全部收完入仓,就等着李冒财去交粮税了。
秦红花便有了时间,亲自逮了四只鸡四只鸭,哼着曲子去了房家洼。
到了刘家,正好赶上杜贞念一行人回来,秦红花无限感慨自己运气好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