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还要归功于秦红花和陈氏,也就是老秦秀才的儿媳妇。

几个人又去看了下腐乳作坊,刘礼秋特意开了坛腐乳给他们看。

他们几个都是吃过这些腐乳的,也算是了解,看其形和色,闻其味,便知道这一批比他们早先吃的味道还要更好一些。

于是便心满意足地去跟宋夫子谈论价格。

然后一众原本正在包装的妇人们,听到之后呼啦啦地全都跟着去了私塾。

宋夫子平常见客的客厅这会站满了人。

杜贞念和刘礼秋跟几位秀才说了下房家洼的打算,包括打造房家洼品牌,利用几位的天然优势组建房家洼走出去商队,卖货同时不忘宣传,再鼓励沿途村民多参与种植和养殖的事业,商队卖货同时再沿途收购。

乌桕子,柿子,家禽,粮食,包括稻壳,米糠,麸皮,菜果一类,并各类能用来做菜的佐料。

四个秀才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简单的批发—售卖形式,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大循环模式。

他们家的各个小商队,往年也会这么来回腾挪倒卖,但是对于宣传和鼓励养殖种植,倒是第一回听说。

这商队还管别人种什么养什么吗?

这时候宋夫子就跟他们把其中的关窍一一点明。

无论是房家洼,还是过水镇,都是人口有限,田地有限,更别说粮食,家禽一类的了。

就那最明显的牛来说,房家洼是一头都没有,需要用还要去老秦秀才家租借。往年他们没有钱,都是人力来犁田耙地的。

蜡烛要长久做下去,就需要大量的乌桕子,但显而易见的,整个过水镇全部都乌桕子都用来做蜡烛,估计也只能卖一个冬季,甚至不到过年就卖完了。

但蜡烛一旦用起来,那就会一直要用,这乌桕子要从哪里来呢?

更别说腐乳和变蛋了。

腐乳是豆腐做的,做豆腐就需要大豆,这东西光靠过水镇种也是不能天天供应的。

变蛋用到的鸡蛋和鸭蛋亦是如此,今年的变蛋也是隔一个多月两个月才做一次的,原因还是蛋源供应不上。

所以,眼下要解决这些问题,光靠自己种和养是来不及的,还是要发动周围农户们的力量,积少成多。

现在各县县令已经在大力鼓励农户们种植养殖,他们正好可以趁着这个东风,来收购这些农户们手中的东西。

农户们见自己种的养的能坐在家里就被买走,省心省力就有更多时间耕种和养殖。

而商队卖完货回程途中再购买这些东西,满车去满车回,省心又省力。

同时,房家洼的作坊,因为这些货物的补充,得以常年不歇的制作,对商队和周边的农户们又是一桩好事。

三方都方便的事,只一个商队便能解决,可谓是事半功好几倍,收效甚多。

宋夫子说完,不止老秀才们,就连房家洼的众人也是心中一惊,再一赞。

以后她们就能赚更多银钱了啊!

本章已完 m.3qdu.com